起凡小说网 www.qfxs.com,最快更新回到民国当大师 !
陆云在后世没少看过日本的武侠动作品,其中有个题材就是电车大汉!
现在咱们来说电车,上海的有轨电车在全国是最早铺设运营的。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开始运营第一条线路,起点静安寺,沿着愚园路,赫德路(现在的常德路),北京路,卡德路(现在的石门二路),南京西路向东行驶,然后穿过南京东路,直达外滩。
这条线路绕了小半个上海,刚运营的时候曾经引起轰动,毕竟大家都没见过这种新事物,在全中国都是头一份。但大家都不敢坐电车。为什么?怕电死。
为了吸引大家乘坐,电车公司就想了一些办法,像妇女儿童可以免费乘坐,男人乘坐可以免费领取一小包瓜子或者花生。温水煮青蛙,慢慢的乘坐的人多了,票价就涨上来了。
而且电车票价比较便宜,比起黄包车来还要划算。
现在上海的电车线路已经扩展到十几条,到了抗战前,上海各个主要街道都有电车通行,以至于人们租房子都要选个靠电车站牌近的。
“滴滴。”
“电车来了。”
陈轻歌跳着冲电车摆手。
漆绿色的电车在站牌旁边慢悠悠停下,电车门打开,陆云和陈轻歌上了电车。
电车上的人员配备和后世公交车一样,一位司机,一位售票员。
司机没有座位,只能站着驾驶,左手握住电闸,右手握住刹车,脚下踩着电铃,开到终点站也不用调头,跑到车尾往回开,车尾同样也有一套电闸、刹车和电铃。
电车的票价也就两分钱,很便宜,陆云付给售票员四分钱。
“我们的车票呢?”陈轻歌向售票员讨要车票。
售票员是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子,穿着制服,手里还握着一叠车票。
“车票没有了。”售票员开口道。
“你手里不是还有很多吗?快给我们车票。”陈轻歌指着售票员手里的车票说道。
“你这个小姑娘事情真多,有没有车票还不一样乘坐,其他乘客也都没讨要车票。你俩快往里面走一走,电车要行驶了。”售票员脸上有些不耐烦。
“就是,都是中国人,你还要什么车票。”有个青年人坐在座位上不满的说道,看向陈轻歌和陆云的目光也有些不善。
要不要车票怎么还和是不是中国人扯上关系了?陆云想起鲁迅的一篇文章,他一面留心着可揩的客人,一面留心着突来的查票,眼光都练得像老鼠和老鹰的混合物一样。付钱而不给票,客人本该索取的,然而很难索取,也很少见有人索取,因为他所揩的是洋商的油,同是中国人,当然有帮忙的义务,一索取,就变成帮助洋商了。这时候,不但卖票人要报你憎恶的眼光,连同车的客人也往往不免显出以为你不识时务的脸色。
原来如此,还真遇到一位贪污的揩油售票员。不过她贪的是洋人公司的钱,陆云也乐于如此,就没再让陈轻歌讨要车票,带着她往电车里面走了走。
售票员之所以喜欢贪污,还是因为工资低,一个月不到十元钱,他们的收入主要靠贪污,感觉这种说法怪怪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售票员下班的时候会把票根银元一同交给公司,公司会检查你有没有贪污。售票员直接不给乘客车票,银元落在自己的口袋里,公司也就检查不出来。
不要说搞无人售票这种模式,现在的技术根本达不到,只能由售票员售票。
电车上人很多,非常拥挤,快赶上后世地铁的拥挤程度。电车上男女老少都有,读报的,唠家常的,吸烟的,还有手里提着两捆菜的大妈。车上已经没有空座,陆云和陈轻歌两人只能站着。
车上没有太多的空余地方,两人紧挨着,陆云低头就能嗅到一缕清香。
电车启动,刚开始有些不稳,车上的人都有些摇摇晃晃。
“今天上午去共舞台听戏去了吗?”
两个邻座的中年人交谈起来。
“一天从早到晚忙碌的很,哪里还有闲工夫去听戏,可是共舞台又有什么新戏?”
“那你肯定是没看今天早上的《申报》,孟小冬露兰春同台打擂,听说后台操琴的更是胡琴圣手孙老元。”
“那可了不得了,改天我要抽空去听一出。”
“时间倒还来得及,她们一共演出七天,最后还要争个一二。《申报》上有选票,支持谁还可以给她们投票,今天我刚给露兰春投了一票。”
“这还真是喜闻乐见,要我投票我就投给孟小冬。”
听着车上两人的交谈,陈轻歌抬起头来问道:“陆云,你说兰春姐和小冬最后谁的票数多?”
“她俩唱功各有千秋,应该平分秋色吧。”但其实按照上午的观众反应来看,露兰春最后的票数应该会落后孟小冬许多。
“最后她们两个的票数要是一样多就好了,就怕再伤了大家的和气。”
陆云笑道:“你和露兰春还有孟小冬认识这么多年,还不了解她们。她们都不是那种小气之人,不会在票数上斤斤计较的。”
“也是。”陈轻歌欣然应道。
“吱嘎!”
电车突然靠站停下,陈轻歌脚下不稳,身子就往前倾去,陆云眼疾手快,连忙一把拉住陈轻歌,因为惯性问题,陈轻歌一下子倾倒在陆云怀里。
陆云忙关心问道:“你没事吧?”
倒在陆云怀里,陈轻歌也失去了往日大大咧咧的性格,说了声没事,就连忙红着脸从陆云的怀里离开。低着头,不敢再去看陆云。
陆云笑了笑,说道:“到站了,下车吧。”
这站是霞飞路的终点站,车门一打开,车上的人就互相推搡着下车。陆云和陈轻歌也跟着人流往外面走去。
“卖报,卖报,先生来份报纸吧,《神州日报》。”
“卖报,卖报,《神州日报》,小姐来份报纸吧,两分钱一份。”
站牌旁边竟然还有一个小报童在卖报纸,小报童扎着两根麻花辫,穿着麻布裙子,斜挎一个小布包,个头不高,也就十岁左右。
可是都中午了谁还愿意买报纸,更何况是这种小报。
小报童见无人问津,就往人群里面挤,结果不小心被乘客推倒在地上,手里的报纸也都散落地上。
陆云见到这种情景,心想自己是不是遇到了小毛头的故事。
脑海里顿时窜出来一句歌词,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