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凡小说网 > 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 > 第33章 银票

第33章 银票

起凡小说网 www.qfxs.com,最快更新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 !

    第三十三章银票

    万俟阳喝完一杯茶后,就坐在椅子上闭目,看似在养神,其时他在想怎么把这赏金弄到手。既然这府丞有这么多钱,反正也不算是个好鸟,不拿白不拿。

    又过了差不多大约有一个时辰,这时突然听到下人来报少爷醒了要喝水,府丞首先是太高兴了,正准备去看看时万俟阳说话了,

    “先别急着进去,去泡点蜂蜜水温热就可以,只能少喝一点。府丞大人,令公子的危险期算是度过去了。你看这赏金?”万俟阳此时直接提出来就是想看看这府丞是什么态度。

    “哦,大夫,你看这赏金马上给你准备,只是不知道这后续的治疗?....”府丞还是很担心这点问题。

    “府丞根本不用这一点,如果是身体本来就很强壮的人,现在这发烧的问题解决了,连吃药都不用直接三五天就可以下床了。令郎的身体需要休养一周时间就可以下床与以往一样活泼聪明了,我还要在城内耽搁三五天的,所以府丞大人不需要担心,不过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不知道当说不当说。”万俟阳自己觉得这冥冥之中还是有些关联的,比如说为什么老叫花子要让自己来揭这悬赏告示,那就表明了我肯定能医治好这府丞大人的儿子,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说是府丞大人是个恶贯满盈的坏蛋,那么肯定不会教出一个有能力有思想的下一代,那么这样的坏蛋老子的坏蛋儿子那医治好做什么,难道是治好了再来为祸百姓?所以反过来推想,那这个府丞大人应该属于不算坏的那种人,至少没有做得天怒人怨的事。而且这人还非常孝顺母亲,那么就算是再坏也坏不了哪去吧。

    “哦?不知道大夫想说什么,直接无妨。”府丞大人也想知道什么原因。

    “府丞大人你想,为什么我会来给令郎治病,而恰好我又有唯一的药物,还能对症下药,这都是缘于一个老叫花子,这家伙神出鬼没,我怀疑这人是个高人,而且这人与你们家有缘,要不为什么他会在这紧要关头出现在我和师傅面前。我若慢来一步,即便是我来了有药也晚了,恰好这就这么巧,不知道老夫人是否常在吃斋念佛?”万俟阳在茶庄的时候也有听说过这府丞大人的老母亲经常吃斋念佛的,所以也有这方面的推想。

    “对啊?老夫人经常在佛堂里一念就是大半天啊,有时候连吃饭都不记得,大夫怎么会知道?”府丞大人感觉很奇怪。

    “我也不知道啊,我猜的,我觉得这应该是老夫人经常吃斋念佛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才会让那位高人知晓然后这一环一环的联系,就最后传到我这里来了。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我这专门配制的药成本价比你的赏金高多了,只是我师傅只教了我一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以说今后若有类似急症的病痛都可以找我,不过也得看天意了。忘记说了你得通知一下老夫人别让她再挂念了,有希望就不要放弃。”万俟阳这一套说得搞得他好像真是条神棍一样。

    府丞平时也对老夫人相当孝顺,也是很听从老夫人的建议和意见的。他觉得现在既然儿子也没危险了,老夫人心情自然就会好的。那么他也就好过多了,说到底还是这大夫起了大作用了,至于是不是和上天有关系,反正不管那么多了,先把这大夫打发了,反正这以后最好是用不着,不然还得又花费大价钱了。

    “大夫,辛苦你了,这是五百两汇通钱庄通兑的银票,足额兑换,信誉保证的,你收好,不知道大夫还有什么需要注意治疗的?”府丞也早就把银票给准备好了看来还真不是那种说翻脸就翻脸的那种恶人。

    “多谢府丞大人,令郎只需要用新鲜的鱼肉鸡肉之类白肉类熬粥就可以了,尽量在前三天少吃油腻的食物。以后就多喝水,多排尿。其它就没有了,保证令郎好了以后还更加聪明健康。”万俟阳对于小孩子发烧后就会增长智力的事现代社会都是知道的,当然在1626年的明代就不会有人明白这个道理的。“三天之后大人再派人过来取一付我亲配的药品,以免了府丞大人的后顾之忧。”

    在下人向老夫人报告这一好消息后,没过一会就赶了过来,不过此时万俟阳已经让府丞大人派车送出了内城了。老夫人又专门进屋看了她宝贝孙儿,当时孙儿还在睡觉,但明显头不发烧了,睡得也很安稳。所以这老夫人就眉开眼笑了,就向府丞大人问起请的何方神医来治好的,然后府丞就把万俟阳给他讲的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这听得本来就信佛的老夫人越听就越是相信这大夫与他们家有缘,这老叫花子肯定是一高人,一时高兴就说了下次再面一定要再赏。

    坐在车上时,万俟阳又拿出了银票仔细地看了一遍,他还真没有见过这古代的银票是什么样的,只知道这银票的来历和其发展的历史,元及明初,政府欲专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大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如嘉靖时大开铸炉,钱币名类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乃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店,又叫钱铺、钱庄、兑店、钱肆、钱桌或钱摊。嘉靖八年(1529),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桌、钱铺等“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明万历五年(1577),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从钱铺发展到钱庄,开始的时候,许多钱庄并非单纯做银钱兑换,往往兼营其他行业。如上海钱庄的鼻祖为“浙江绍兴人“,传说“乾隆年间他在南市老城厢开设炭栈兼做银钱兑换生意“;宁波钱业鼻祖称“方七“者,原是个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钱庄有“兼做彩票“者;乐平地方有“布店兼营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钱庄因兼营米业又称“钱米店“。

    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随着钱庄的发展、家数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后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